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发现了数量不少的大型青铜器。 3月21日,考古队员首次对这些大型青铜器进行提取,并在提取中使用的三维打印技术。这是国内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提取文物。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3号坑中,发现一件大口尊。这是最新考古目前为止发现的器型最大的青铜器,长度约70厘米。这么大的铜尊,文物一碰就碎,要怎么提取呢?通过前期方案讨论,决定采用3D打印技术提取大铜尊。据了解,丝网考古和文保工作中都尝试采用过3D打印技术,然后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文物提取。
首先使用3D扫描仪对文物进行扫描及周边数据收集,然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文物的模型,根据模型生成硅胶体的保护套,将硅胶覆盖在文物表面对文物进行保护。在文物上后,外面还要再包裹上厚厚的保护层,放在专门的套箱中。
大铜尊中全是泥土,器物本身加上泥土,再加上保护套,总重量超过200斤。文物。通过编号,登记,文物才能离开考古发掘舱,通过专门运送车送入文物研究保护中心
除大铜尊外,当天考古队员还对4号坑中已有1.3米的大型象牙进行提取。由于象牙被灼烧过,保存情况差,考古队员提前用石膏布将其围裹,石膏固化后再进行提取。5号坑中发现的牙雕残碎品,只有一二厘米长,最长都不超过5厘米。
这些牙雕残碎碎碎碎品提取后,可直接送入现场设置的有机实验室进行“文物检测”。显微镜下,牙雕表面纹饰清晰可见,象牙表面还附着了一些其他物质,需要做进一步检测。现场检测和处理后,牙雕制品会加入专门的保湿箱,再送入文物保护中心进行后续研究。
相信最近很多小伙伴都被央视关于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的新闻吸引,特别是3D打印从业者或者爱好者更是暗暗自豪了一下下,因为很多观众已经看到在此轮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利用3D打印机打印青铜模型。那么3D打印技术是如何参与到本次备受关注目的文物出土中的呢?
事实上,3D打印技术早已运用于文物保护,新疆龟兹石窟的复原,兵马俑,叙利亚巴尔米拉古城文物,佛像和上文所提到的三星堆文物提取就是典型的案例。杭州博型三维打印专门推出一套3D打印的文物应用解决方案,为文物保护提供助力。
博型3D打印分享了陶瓷文物复制案例
简单地以陶器复制为例,需要打印复制一件文物主要有3个步骤:
(1)高级三维数据的准确获取。
(2)三维软件的建模,也就是三维数据的高效处理。
(3)3D打印成型,也就是三维数据的输出。
假设为博物馆复制一批陶器,我们进一步阐述一下复制过程。首先,复制一件陶器,需要该器物的三维数据,此三维数据需要三维扫描仪来采集。一般研究都是采用了较为常见的白光扫描仪,白光扫描仪同自然光一样,对文物表面色彩等损害比较小。
3D打印技术由于不需要接触文物就可采集信息,在文物修复复制过程中强调文物安全预防二次损害都有跨时代的积极意义。三维扫描与3D打印在文物考古界的应用,是科技与历史融合的典范。诸多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只要运用得当,高新科技不仅可以为人类开创未来,还有助于守护过去。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3D打印还会为文物考古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