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已经能下床走几步的65岁王阿姨(化名)对手术非常满意。3D打印的半个骨盆,正如邹成副主任医疗团队预期一样,与王阿姨自身的骨骼稳定组合在一起,慢慢地,她不仅不痛了,能下地走路了,还会逐步恢复地更好。这是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首例3D打印半骨盆假体置换术。
王阿姨患甲状腺滤泡状癌已经4年多了。一周前不慎摔倒,右侧髋臼疼痛难忍,便去了家附近的一家大医院检查,发现为甲状腺癌髋臼转移,髋臼病理性骨折。由于疼痛剧烈,王阿姨只能仰卧在床,右髋部不能活动,连解个小便都非常痛苦。如果要切除肿瘤,意味着王阿姨的半个骨盆也“保不住”。
对于传统手术+人工假体的方式,医生告诉家属:手术创伤很大、出血量大,考虑到王阿姨已经65岁,可能术后的恢复也困难重重。女儿拿着王阿姨的就诊资料辗转几家医院,最终找到了骨科副主任医师邹成。
“手术保证切除肿瘤的完整性,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切除后,假体的使用,也尤为关键。”邹成向王阿姨一家提出了目前最先进的3D打印半骨盆假体置换。一般情况下,肿瘤并不“标准”,切除肿瘤大小不一,3D打印就可以根据王阿姨的CT影像学资料,在计算机上复制出她的骨盆模型、肿瘤所在位置,然后再计算机上设计出截骨平面,专门设计专属王阿姨的假体模型,以及螺钉的方向和位置,一丝一毫都是“量身定制”。
邹成表示,大量原来术中才能进行的人工假体位置、角度、曲度调整工作放在了术前准备时完成,整个手术时间能够缩短三分之一。
拿到假体后,在骨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医护人员合作下,由邹成副主任医师主刀,吴健副主任医师担任助手,通过右髋部长度约半米的复合切口,首先结扎盆腔内的大血管以控制肿瘤出血,然后沿着截骨导板干脆利落地完整切除肿瘤(整个右侧髋臼,包含髂骨、耻骨、坐骨),然后将3-D打印假体通过11枚精心设计的螺钉与残留的髂骨、耻骨、坐骨连接在一起,完成整个髋臼的重建。整个手术历时4个半小时,出血量由传统手术的1万多毫升左右减少到1500毫升。
邹成介绍说,根据前期明确切除部位的大小,3D打印出来的假体可以完美地做到“缺多少、补多少”。个体化设计的假体,术中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骨量;多孔式化的假体设计有利于后期骨小梁长入达到稳定的生物学重建;髋臼的外展角和前倾角与原先髋臼完全一致,可以减少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多枚螺钉的固定可以非常牢固地将假体与残留骨质妥善固定,术后假体达到即刻稳定,患者的使用体验优于原有的组配式半骨盆假体;操作相对来说简便,沿着截骨导板可以很方便地截除肿瘤,装配也比较方便,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和创伤。
半骨盆置换治疗骨盆髋臼肿瘤是骨科最大的手术之一,由于骨盆髋臼解剖复杂,血管神经众多,手术难度很大,手术并发症多,比如大出血、血管神经损伤、假体脱位、感染等等,国内仅有不多的医疗单位能独立自主完成该项手术。